一、處理需求分析
樣品特性
明確處理物料的類型(如細胞懸液、納米材料、土壤等)、粘度及處理量,以確定設備功率需求。
少量樣品(0.1ml~500ml)優先考慮手持式設備,需更大容量時可結合流動池擴展處理量。
應用場景
生命科學領域(細胞破碎、DNA/RNA提取)需關注控溫能力及探頭抗污染性。
工業領域(納米材料分散、污水處理)需選擇高功率(如100W以上)和耐腐蝕鈦合金探頭。
二、設備性能參數
功率與頻率
功率范圍通常為50W~100W,需根據樣品硬度及處理效率選擇;高頻(如30kHz)適用于精細破碎。
支持功率可調(20%~100%)的設備能適配不同處理需求。
探頭設計
探頭尺寸與形狀需匹配容器,如MS10探頭可處理500ml以下樣品。
鈦合金材質可提升耐用性,部分型號支持快速更換探頭以應對多樣化任務。
三、功能擴展需求
智能化控制
需實時監測溫度時,選配溫度探頭及冷卻系統(如冷凝管道)以防止樣品過熱。
支持PLC智能控制或電腦聯動的設備可記錄處理參數(如振幅、時間)。
安全與效率
過載保護、空轉保護功能可延長設備壽命并保障操作安全。
自動振幅補償功能能適應負載變化,確保處理效果穩定。
四、操作便捷性
便攜與固定兼容
優先選擇支持手持操作且可支架固定的設備(如Hielscher UP100H),兼顧靈活性與長時間作業需求。
輕量化設計(如1.1kg)可降低操作疲勞。
人機交互
配備數字顯示屏的設備便于設置參數(頻率、功率、脈沖時間等)。
低噪音設計(<65dB)及隔音箱配件可優化實驗環境。
五、品牌與型號推薦
實驗室場景:德國Hielscher UP100H(100W,30kHz),支持連續24小時運行,適配微量至中量樣品。
工業場景:需結合流動池擴展的型號(如搭配D7K流動池),可處理連續流動樣品。
選型流程總結
確認樣品類型、處理量及核心應用場景;
根據需求篩選功率、探頭配置及附加功能;
對比操作便捷性及安全設計;
結合預算選擇適配品牌型號。